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,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前沿,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与育人能力,8月25日至26日,我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。本次培训旨在为学校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能,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。
培训伊始,俞安平校长作开班讲话,他结合本年度教学重点工作,提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,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、“审计+”课程特色强化,聚焦课堂革命,打造高质量课程群,优化专业结构布局。他强调,培养优秀学生必须依托高水平教师队伍,教师要不断学习以适应岗位要求,提升教学能力刻不容缓。同时,高校教师不仅要“教书”,更要“育人”,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,真正做到以生为本、育人为先。

培训期间,学校共组织了四场高水平专家讲座。王薇副校长以《迎难而上练内功,稳中求进谋突破》为题,结合其三十多年高校管理经验,从“怎么看、怎么办”的方法论出发,围绕学校内外部环境变化、三年行动计划和2025工作要点,阐述了“以新提质”的教学发展路径。她指出,民办高校须将师资战略与办学定位深度绑定,勇于重构治理模式,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突破。

南京审计大学教育教学评估处处长陈婕作题为《带着评估理念走向优秀教学》的专题报告,从评估与教学融合的视角,强调教学评估本质是育人过程的自我审视与持续提升,优秀教学需系统集成理念、设计、实施与反思。

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孝明老师聚焦技术赋能教育,作《教学教研新引擎: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探索》报告,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智能技术在教学设计、学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,强调技术应真正“走进课堂、服务师生”。管理学院徐明瑜老师以《隐性课程视角下学科竞赛的价值挖掘》为题,从隐性课程视角出发,以学科竞赛与学术素养的关联为例,深入剖析竞赛活动对毕业论文质量及学生能力成长的积极影响,指出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之内,更延伸于实践与创新之中。

为进一步促进学习成果转化,8月26日,参训教师按学院分组开展研讨并集中汇报。来自八个小组的教师代表分享了学习心得,AI赋能教学已成为推动课堂革命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。审计学院提出,要以教研融合为突破口,探索数字时代的教学改革路径,推动课堂教学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系统功能驱动”转变;会计学院强调,要以研促教、以赛促学、以评促建、以产促融,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;金融与经济学院结合行业发展趋势,提出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调研,动态更新教学内容,推动产教深度融合,实现课程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;管理学院从数智化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影响入手,分享了利用AI技术搭建课程核心数据库、生成教学视频与教案的实践探索,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前置学习效果;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提出,要以AI助力新工科建设,赋能新文科发展,探索“AI+康养”“AI+审计”等方向,服务社会与行业发展,并积极对接审计署、工信部等大模型应用需求;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则分享了在AITpack框架下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实践探索,并探讨了如何将AI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;艺术设计学院提出,要积极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,引导学生形成跨学科的创新思维,提升面向市场和就业的竞争力;基础教学部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改革,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诊断学生学习瓶颈,推动语言教学由单一技能传授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型。
本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内容充实、针对性强,有效激发了我校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育人实践的热情。学校将始终坚持“以生为本”,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,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着力提升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教务处
撰稿人:沈沁滢
2025年8月28日